“豪放”诗歌

豪放诗歌


豪放派是北宋的一个流派,与婉约派并为宋朝两大流派。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苏轼、都曾用“豪放”一词衡文评诗。“豪放”派诗歌气宇昂扬,刚健遒劲,声势宏伟,立意博大,激人向上。诗歌的题材广阔而不限,喜将国事入材,使其借此反映民间生活。此派多半入词宏远、气势恢弘、直率坦诚不以委婉为能事,但各诗人自有风格。豪放派的诗人抒情态度是爽朗的,有什么话直说,直接了当。 

在“豪放”诗派,苏轼的代表作 《念奴娇 . 赤壁怀古》中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”的词句有气吞山河之势。此诗词不单描绘了赤壁的雄伟景色,而且豪情激荡地歌颂了古代英雄的业绩,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,开拓了词的意境。他的《水调歌头》也吐露出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和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奔放情意和真情祝愿。此诗词深感人生际遇无常,世事难料,无法卜之。 “乘风归去”似陶潜的飘逸境界,尤觉空灵蕴藉。东坡之豁达胸襟,开阔的气派,果然“豪放”。词中没有华丽的字眼,没有婉约的气息。以平淡不起眼的字,组成千古隽永的词,令人钦佩。

此外,在苏舜钦《览照》里也展现了豪放的风格。诗歌首联流露出身遭厄运仍雄心不已、铁骨铮铮的激昂之情。颔联颈联自我写照生平,烈士盛年,壮志难酬。尾联以灿烂的星斗自喻其品格高洁、襟怀坦白。诗人对镜慷慨疾呼,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,赏识自己。诗作构思巧妙、缜密,从对镜观影起笔,写到自己的抱负、处境、爱好和为人,最后以“嗟尔顽铜岂见明”作结,与开头相呼应。同时,诗中贯穿着极欲盼望人们理解自己的感情线索。读起来,似乎使人看到诗人对镜沉思、低语以至慷慨疾呼,可以说,诗的意境已出,感情既豪爽激越,又回环入扣,笔调苍劲刚健。


北宋豪放诗词,主要体现为封建体制下受压抑个体的心灵解放。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,气象恢弘雄放,喜用诗文手法,句法写词,语词宏博,用事较多,不拘受音律,然而有时失之平直,甚至涉于狂怪叫嚣。


链接网址:
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http://so.gushiwen.org/view_49394.aspx

2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