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白体”诗歌
“白体”诗是北宋人的说法,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。“白体”诗人,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,代表作家有王禹偁、李昉、徐铉等人。他们是宋初朝廷过着优游生活的文臣,因此,其诗歌主要是模仿元白、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,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,风格浅切清雅。显然,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,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。
在北宋的“白体”诗人中,最重要而且不为白体所缚、能写出自己特色的是王禹偁。真正能反映王禹偁诗歌艺术造诣的,是那些描绘山水景物、抒发内在情怀的作品。例如《村行》和《寒食》。这二首诗作于商州,王禹偁当时一方面为政治上的挫折而感到悲哀,一方面也常以老庄哲学来宽慰自己,在大自然中忘怀个人命运的不幸。前一首中“数峰无语立斜阳”一句,以拟人手法写自然景物,使之带有生动的趣味,这种写法在唐代还不多,在以后的宋人诗词中渐渐多起来,所以值得注意。第二首诗的结句,虽着眼点不同,但都是试图把苦闷加以淡化,也已表现出宋诗的理智倾向。这二首诗的写法很有白居易诗的特点,语言浅切,叙述从容连贯,层次清楚,没有突兀惊人的意象,也没有跳荡的表现,色彩鲜明但并不浓腻。诗中的对句,虽工整却颇为自然,让人感到亲切而不吃力。
此外,徐铉的诗平易浅切,真率自然,不押险韵,不用奇字,颇近白居易诗风。徐铉的诗大多有一种索寞中略带怅惘的情愫,他把这种情愫写得很淡,语言也是清淡自然的,少有生涩的地方,如《登甘露寺北望》。全诗大半部分只是在写一片萧索迷蒙的景色,看不出很强烈的情绪;末二句也是借“游人相思”着笔,不正面写自己来表现自己对江南故国的依恋。此外,像《和钟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》的“春愁尽付千杯酒,乡思遥闻一曲歌”,《九日落星山登高》的“黄花泛酒依流俗,白发满头思故人”等等,大抵都浅切流丽。”
北宋初年,白体是许多人喜爱的诗歌风格,但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它浅近易学、流利爽滑,所以不免写成顺口溜似的缺乏诗味的作品。
链接网址:
链接网址:
《和钟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》 http://www.gushiwen.org/GuShiWen_2ccf3d6b63.aspx
《九日落星山登高》 http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4%B9%9D%E6%97%A5%E8%90%BD%E6%98%9F%E5%B1%B1%E7%99%BB%E9%AB%98
做得很好,资料充足
ReplyDelete